SAT 是什麼?誰該考?為何重要?
文章目錄
ToggleSAT(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)是由美國 College Board 主辦的標準化考試,長期作為美國大學入學的重要依據之一。2023 年起,SAT 全面數位化(Digital SAT),全球同步實施。
新版 SAT 總分仍為 1600 分,分為兩部分:
-
Evidence-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(ERW):800 分
-
Math(數學):800 分
數學部分共兩個模組,皆可使用計算機。整體考試時間縮短為 2 小時 14 分,並採用「自適應測驗」技術,根據考生表現自動調整後續題目難度。
亞洲學生數學優勢明顯,但真正挑戰在「讀題與應用」
對多數台灣學生而言,SAT 的數學內容其實相當熟悉。
-
從一次函數
-
方程式
-
資料分析
-
到指數函數與三角比
這些內容在台灣國中、高中課綱中早已涵蓋。
亞洲學生在計算速度與公式熟練度上具備優勢,但這幾年,我們在輔導中發現了一個現象:
學生不是不會算,而是看不懂題目。
SAT 題幹越來越長、描述越來越生活化,常以英文段落嵌入數學邏輯,若沒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與關鍵字辨識能力,很容易失分。
SAT 數學的四大核心內容
-
Algebra(代數)
-
Advanced Math(進階代數)
-
Problem Solving and Data Analysis(資料分析)
-
Geometry and Trigonometry(幾何與三角學)
所有題目都可使用計算機,題型包含選擇題與填空題。
新制最大變革:可使用 Desmos 圖形計算機
新版 Digital SAT 最大的改變之一,是全面開放使用 Desmos 圖形計算機。這不只是提供運算,而是一個可以「視覺化解題」的強大工具。
例如:
-
二次函數交點問題 → 直接畫出圖形找交點
-
不等式範圍問題 → 用陰影區間判斷解集
-
數據趨勢題 → 輸入資料直接觀察圖表形狀
這表示,很多題目其實「可以不用算」,甚至「根本不需要理解公式推導」,只要會操作 Desmos 就能得分。
Desmos 是解題利器,也可能是思維惰性來源
從教學現場來看,這是一把雙面刃。
-
正面意義:提升效率、降低計算錯誤、減少時間壓力
-
潛在風險:過度依賴操作工具,學生數學概念薄弱、無法驗算或做合理判斷
彼思在輔導中強調:
讀得懂題目 + 善用 Desmos = 高分關鍵公式
學生需要的是:語意理解 + 工具操作 + 判斷邏輯
台灣課綱與 SAT 的根本差異
比較項目 | 台灣高中數學 | SAT 數學 |
語言 |
中文 | 英文(具生活情境) |
著重 |
解題深度與技巧 | 應用情境與策略 |
工具使用 |
通常禁用計算機 | 開放使用 Desmos |
評量目標 |
概念與演算能力 | 應用能力與邏輯理解 |
題目風格 |
抽象與理論性 | 圖表導向、語境包裝 |
彼思國際教育的三大輔導核心
在彼思,我們不鼓勵學生只追求「會算」,而是培養完整的應試能力:
- 語言轉譯訓練
建立數學常見字彙庫與題型句型解析能力,突破語言障礙。 - Desmos 操作實戰
專項教學圖形工具使用,快速視覺化題目,提升作答準確率。 - 策略與時間管理
指導跳題策略、解題節奏、錯題記錄與模擬演練。
我們也導入 AI 智能提醒與 LINE 回報追蹤系統,協助學生明確掌握進度,家長同步掌握成效。
結語:你準備好用英文「畫圖解題」了嗎?
今天的 SAT 數學,不再只是數學,而是語言理解、邏輯推理與工具應用的綜合能力測驗。
【彼思國際】相信,真正的高分來自方法選擇與思維培養的結合。